零号云客服产品服务等级协议
版本生效日期:2018年9月19日
1、服务范围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零号云客服产品依托大数据平台,凭借数据挖掘,搜索,语音转文本,自然语音处理,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智能服务体系。现提供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按需使用和按需付费的结算功能。
2、服务等级指标
2.1 数据持久性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零号云客服采用模块化技术开发,集群化方式部署。平台功能迭代更新时以灰度形式逐步完成新版本的发布来保障系统的业务持续性。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零号云客服的租户配置数据及产品本身服务依托的程序文件存储在阿里云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之上,存储的数据持久性由依据阿里云提供的产品服务保障。
2.2 数据私密性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通过产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保证不同用户之间的操作、数据隔离,不同用户之间不能互访。
2.3 数据知情权
用户对于数据、备份数据所在的数据中心地理位置、数据备份数量具有知情权,其中:目前蚂蚁金服金融科技租用的阿里云数据中心主要位于杭州、北京、上海,用户在开通云服务时必须根据地理位置选择相应的数据中心,用户数据将存储在其指定的数据中心。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依托于IaaS层的自动数据备份功能,备份数量详见相关技术文档,备份数据默认与源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数据中心。用户无需指定数据自动备份数量及自动备份数据所存储的位置。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将遵守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用户对此具有知情权,并可联系蚂蚁金服金融科技的客户服务人员获得详尽信息。
除应当地法律法规、或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审计要求,用户的所有数据、应用及行为日志不会提供给第三方。除用于蚂蚁金服金融科技的产品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用户的行为日志不会对外呈现用户个人信息数据。用户在蚂蚁金服金融科技中国境内数据中心的所有数据不会被存在境外的数据中心,也不会被用于境外业务或数据分析。
2.4 服务可审查性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或根据政府监管部门监管、安全合规、审计或取证调查等原因的需要, 在符合流程和手续完备的情况下,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可以提供用户所使用的服务的相关信息,包括关键组件的运行日志、运维人员的操作记录、用户操作记录等信息。
2.5 服务功能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零号云客服产品功能与特性包括:
2.6 业务可用性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基础资源包括机房、网络、服务器等均是租用阿里云服务,由阿里云提供基础资源的可用性保障,基础资源可用性遵照阿里云相关基础资源服务等级协议SLA。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零号云客服产品服务可用性:不低于 99.9%。
零号云客服产品服务可用性计算公式为:每服务周期单租户零号云客服核心功能可用时间/(每服务周期单租户零号云客服核心功能可用时间+每服务周期单租户零号云客服核心功能不可用时间)。
其中:
(1)零号云客服产品服务用性按服务周期统计,一个服务周期为一个自然月,如不满一个月不计算为一个服务周期,统计的业务单元为单租户零号云客服核心功能,包含在线工作台、热线工作台与机器人,时间单位为分钟。
(2)不可用时间:零号云客服所提供核心功能在连续10分钟或更长时间内完全不可使用方计为不可用时间,不可使用的服务时间低于10分钟的,不计入不可用时间,零号云客服不可用时间不包括日常系统维护时间,以及由于用户原因、第三方原因或不可抗力导致的不可用时间。
2.7 故障恢复能力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为付费用户的云服务提供7×24小时的运行维护,并以在线工单和电话报障等方式提供技术支持,具备完善的故障监控、自动告警、快速定位、快速恢复等一系列故障应急响应机制。
2.8 网络接入性能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采用BGP多线接入,保障用户的网络接入质量。
2.9 服务计量准确性
零号云客服具备准确、透明的计量计费系统,具体计费标准以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官网公布的有效计费模式与价格为准。用户的原始计费日志默认最少的保留3年备查。
2.10 服务赔偿条款
2.10.1 赔偿范围:
因蚂蚁金服金融科技设备故障、设计缺陷或操作不当导致用户所购买的分布式消息服务产品无法正常使用,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将对不可用时间进行赔偿,但不包括以下原因所导致的服务不可用时间:
2.10.2 赔偿标准:
计算周期内产品服务可用性 | 计算周期内赔付产品服务费用比例 |
<99.9% | 10% |
<99% | 30% |
2.10.3 赔偿申请
客户可以在每月第五(5)个工作日后对上个月未达到可用性的产品业务单元
通过工单提出赔偿申请。赔偿申请必须限于在产品业务单元没有达到可用性的相关月份结束后两(2)个月内提出。超出申请时限的赔偿申请将不被受理。
处于公测期的产品不提供不可用时长的赔偿。
说明:不可用时间均按分钟计算。
2.11 服务商免责条款
2.12 其他
蚂蚁金服金融科技有权根据变化适时对本服务等级协议部分服务指标作出调整,并及时在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官网 https://tech.antfin.com发布公告或发送邮件或书面通知向用户提示修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