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诈骗手段一直是不小的社会问题,不少家庭因这样或那样的骗局陷入泥潭。近日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编制了一份防骗攻略:近年来,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非法集资类案件出现了以商务楼宇为据点、专业团伙协同、被害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巨大等特征,引发大量持续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给区域的商务楼宇经济健康发展也带来极大的危害。但是这些非法集资类案件都有着相似的共同点,只要掌握以下几个特征,就需要格外小心。
隐 蔽
• 办公楼急于招商引资,简化登记注册和审核事项,易于其扎根。
• 楼内日常管理欠缺,事中监管不足,事后处置乏力,各类经营商户众多,便于其浑水摸鱼。
• 藏身于高层办公楼内,门面隐蔽,是其尚上之选。
高楼大厦处处有,假冒公司楼内藏。
投机取巧扎了根,浑水摸鱼能力强。
大楼管控再谨慎,非法吸金更张狂。
深陷套路不自知,越走越深空手回。
欺骗
• 套用高新科技项目、电子黄金、网络炒汇等新名词,哄骗我们为新型投资、金融产品。
• 租赁设计气派、装饰亮丽、物管严格的高档写字楼,包装成实力雄厚、管理规范、经营良好的大公司。
• 人员往来的接待、服务、礼仪上档次,着力给人营造“实力为本、诚信经营”的公司形象。
新兴产业做外衣,一听恍为高大上。
金碧辉煌办公区,一见惊呼高大上。
人员往来极讲究,一处更觉高大上。
深陷套路不自知,越走越深空手回。
伪 装
• “公司”工作人员行动时均使用假名、假身份证。
• 一伙人负责实地踩点、前期运作等环节,另一伙人负责后期“公司”经营,彼此通过协议获取集资总额的百分比抽头。
• “公司”经营中,实际操作者放弃公司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身份,组建同乡、同学成立专业的业务团队,彼此分工合作。
• 对集资对象、月息、奖励、作案周期建立完备的活动方案,让人眼花缭乱、深以为真。
假名假证假到底,是人是鬼难分清。
一伙前期做铺垫,一伙后期分工明。
同学老乡一起上,齐力吸金讲计划。
深陷套路不自知,越走越深空手回。
流 动
• “公司”内没有置办过多办公设备,往往只有一些办公桌和电脑。
• 招聘的销售人员也都是无底薪、纯提成,做一笔“业务”、拿一笔报酬的青年人居多。
• 人群过往频繁、层次多样,公交线路发达,出行方式多样,来往快捷方便的地区,更容易聚集此类“公司”,方便其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三流”涌动。
硬件只有办公桌,工作全靠几电脑。
业务青年求绩效,套路一笔是一笔。
交通便利齐串联,三流涌动更来钱。
深陷套路不自知,越走越深空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