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的钟女士手机突然收到一条显示为“95555”发来的短信。她没有多想,登录了这个网址,并按提示输入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手机页面便出现输入验证码的对话框,随即收到招商银行发送的一条含有验证码的短信。

 

 

钟女士立即就把验证码输进去,短短几十秒后,她的手机收到一条转款183000元的短信。那么,这条短信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真相是这样的:
1 用户收到短信并点击短信中的链接
 
2 手机上跳出银行的山寨网页
 
3 用户填入银行卡号和密码
 
4 登录钓鱼网站后收到银行的验证码
 
5 钓鱼网站页面也会出现填写验证码的对话框
 
6 用户信以为真输入验证码
 

7 骗子便掌握了用户“卡号+密码+验证码”

 

 

受害人收到的这些信息都是由携带伪基站设备的“背包客”每天从各个地方发出。他们会经常出没于人流量较大的各个商圈,为方便作案,有时候会租车行事,每天发出30万条诈骗短信。

 

 
安全课堂提醒您:
1 不要相信各种积分兑换,银行以及移动运营商都不能使用积分换现金。
2 对银行卡要尽量设置小额度的快捷支付限额。
3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泄露银行卡卡号、密码以及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4 手机安装阿里钱盾等安全软件,开启“欺诈拦截” “骚扰识别”功能,拦截木马短信和诈骗电话,降低风险。

 

分享